卫星新闻:增添国际城市传播新动能 创新北京形象推广新理路 通讯
光明网
(资料图)
卫星新闻:增添国际城市传播新动能 创新北京形象推广新理路
——基于《“瞰·北京”——一座城市的发展密码》的观察
第十九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宝安馆)落下帷幕。北京展区中的卫星遥感、裸眼3D等数字应用构成的感官冲击力和沉浸式体验吸引了众多参观者。站在60万米的高空俯瞰北京是一种怎样的体验?卫星数据透露出北京这座城市什么样的发展密码?由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和光明网联合推出的《“瞰·北京”——一座城市的发展密码》系列卫星数字融合短视频(下称“‘瞰·北京’系列短视频”)以卫星影像为基础,通过动画图像、数据图表和文字解说等形式全景式呈现北京在城市发展、文化建设、科技创新、国际交往、生态保护等方面取得的成就。“瞰·北京”系列短视频每集约3分钟,聚焦一个主题,以轻量级、小切口、深解析的传播思路,在北京市新媒体矩阵、境外社交媒体账号矩阵等海内外平台上取得极大反响,为北京城市形象、中国国家形象的传播打开新的思路,也为世界理解北京高质量发展和中国式现代化打开一扇窗口。
“遇”见北京:扩大空间感知和历史变迁中的城市传播效能
“瞰·北京”系列短视频通过对卫星数据的创新性应用,将既往北京城市形象传播中人们愈发熟悉,甚至习焉不察的空间文化符号,如蜿蜒520公里的北京长城、不断延伸的北京中轴线、实现通航的京杭大运河北京段等,以陌生化视角“间离”人们的日常视觉经验,赋予受众一种新的“宇宙视角”。同时,通过比对不同年份的卫星遥感影像,更加直观地呈现出北京在诸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北京蓝”十年变迁等方面所取得的成就。
图为“瞰·北京”系列短视频中应用的八达岭长城卫星影像。
城市形象宣传片为受众提供了一种观看城市的“非人视角”,它“借助‘假器’以超人的方式在城市之上、之中飞檐走壁、凌空穿越,捕捉城市的整体轮廓,潜入城市的历史记忆,浓缩城市流动的速度”[1]。与这种“非人视角”不同的是,卫星数据给城市及城市景观带来了一种更为高远却更为精简的整体轮廓,呈现出一种极具陌生感的“宇宙视角”,尤其在表现长城、大运河这种成百上千公里的城市景观、宏伟工程时,高清卫星影像更加凸显了上述空间文化符号的整体感、陌生感。在“瞰·北京”系列短视频第18集《北京长城520》中,吉林一号宽幅01B星拍摄了长城资源富集地北京域内的八达岭长城等520.77公里全貌,呈现出其与横亘在中国北方土地上的其他长城,如嘉峪关长城、山海关长城等的空间关系和战略意义。而在第20集《凤舞国门 未来已来》中,北京二号遥感卫星星座和北京三号卫星的多张遥感影像展现了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从2014年开工建设到2019年通航投运、从阡陌稀疏到超级工程的全过程,让中国技术、中国速度、中国力量无比清晰、直观地呈现在受众眼前。
“瞰·北京”系列短视频累计使用高清卫星影像近200张、卫星漫游视频超20G,通过应用北京二号遥感卫星星座、北京三号卫星、吉林一号等卫星的遥感数据,全景式展现北京发展成就,实现城市形象在空间感知和历史变迁上的传播效能最大化。
“看”见北京:创新型短视频传播开拓城市形象建构新空间
“瞰·北京”系列短视频以北京发布、光明网为首播平台,以北京市新媒体矩阵、境外社交媒体账号矩阵等海内外平台为传播主阵地,既创意展示了北京冬奥会、京津冀协同发展、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等北京近些年的发展成果和标志性事件,也充分讨论了首都高质量发展、文化产业与古老城市的多元融合、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等热点议题,进一步拓宽了北京城市形象传播空间。
图为“瞰·北京”系列短视频中应用的夜光北京卫星影像。
媒介的发展进化与受众对于信息接收和传播行为的改变影响着传播的平台、形式和话语。在“瞰·北京”系列短视频第1集《你好!副中心》中,仅有3分半时长的视频却通过大量的高清卫星影像、清晰的数据罗列呈现明快的叙事节奏,展现出近年来北京城市副中心在大运河文化带、城市绿心森林公园、运河商务区、副中心“一小时交通圈”等方面的建设成果,融寰宇于一隅,最大程度地发挥了“卫星数据+短视频”传播城市形象的突出优势。而第2集《夜光见证 闪耀北京》更是全片没有一个白天的镜头,以卫星的“眼睛”注视北京的夜晚、以灯光的亮度透视北京的地区发展和文明进程,在“陆地星河”中开拓城市形象建设的全新空间。
媒介技术的变革赋予了城市形象传播新动能,卫星数字融合短视频以其区别于大众媒介时代城市影像实践的本质属性和巨大优势,已然开辟出另一方属于自己的城市形象传播新阵地。因此,不少学者认同,以卫星新闻为代表的“数字圈”媒介正在展开一场面对传统“视频圈”媒介的视觉革命。作为城市形象传播主体,应当充分认识到城市形象视频化传播的媒介变革特征,充分激发和调动多元主体的创作活力。而提升城市文化附加值和 外溢效应是打造城市品牌、传播城市形象的主要任务,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利用好卫星数据和短视频,为从城市文化资源挖掘到城市形象特征提炼,再到城市形象品牌打造的衍生性转译提供可行性条件。
“听”见北京:以声音为中介勾连城市与城市居民的地方感
“瞰·北京”系列短视频通过声音采集技术将具有代表性的北京声音元素纳入城市形象传播之中,突破既往城市形象宣传片中“视觉中心主义”的创作藩篱,引入声音视角,并以声音为中介勾连城市与城市居民的地方感。
图为“瞰·北京”系列短视频中应用的雁栖湖卫星影像。
不少人认为,在所有感官中,视觉是人类获取信息、认知世界的最重要的通道。而黑格尔对“人类感官失衡”这一问题就曾有“听觉是较视觉更为聪慧的感官”的论断。在城市形象传播中,同样面临如何通过感官平衡达到媒介生态平衡的问题。在“瞰·北京”系列短视频第19集《声入北京》中,雁栖湖的雁鸣声、大兴机场飞机起飞及其地下轨道交通的轰鸣声、与“双奥之城”有关的多种语言的欢呼声和呐喊声等众多声音元素成为人们了解作为国际交往中心的北京的一条听觉通道。作为城市形象传播主体,之所以如此重视听觉维度,与声音的涉身性及其相较于视觉的感知优势相关——当我们细“听”北京的各种声音元素时,仿若漫步于北京城市街头,个人听觉空间与公共视觉空间的消弭会产生置身其中般令人愉悦的“叠加感”,受众在通感状态中立体描摹出自己心中的北京城市形象。
而对于了解和熟悉这些声音元素的本地居民而言,声音会成为一种新的中介,勾连起个体的主观经历、北京的历史过往等社会文化因素,使得声音与特定地理空间产生某种文化意义上的连接。同样,对于初到北京的人来说,这些声音也可能成为“进入地方文化体系的一种具身的引介”[2]。
“识”见北京:以“可爱”为核心的共情传播塑造北京形象
“瞰·北京”系列短视频以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大鸨、国家植物园中的巨魔芋,甚至一条代码为叙事主体,通过第一人称视角和颇具“萌”感的表达诉诸人类的共同情感,借以展现北京生物多样性之都建设的丰硕成果、凝心聚力打造科创高地的决心,进一步塑造和传播可爱的城市形象。
图为“瞰·北京”系列短视频中应用的京礼高速卫星影像。
“可爱”意味着可以让人从某种事物中感受到“爱”,而“爱”无疑是人类共通的情感,是共情的基础。在认知心理学研究中,“可爱信息”在传播过程中很容易被识别,也具有较强的说服效果。因此,对于“可爱”的有效感知已作为一种策略和工具被广泛应用于公共关系、战略营销、品牌故事等领域。有研究将可爱传播视为共情传播的一种,提出可爱传播是以可爱信息为核心展开的传播活动,是塑造可爱中国形象的重要途径之一[3]。在“瞰·北京”系列短视频第4集《跟着大鸨游北京》中,沿着一只“嘴短、头大、尾巴翘,跑起步来像鸵鸟”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大鸨的“北京行”足迹,人们真切感受到京畿20年造林挡沙、新一轮百万亩造林绿化工程-京礼高速(昌平段)、北京城最大“绿肺”温榆河公园等地的可喜变化,既展现了北京在生态文明建设、绿色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取得的成就,也贡献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智慧”。而在第8集《Hello!北京》中,这种第一人称的叙述视角通过一条代码的拟人化形象呈现——从卫星发射程序到人工智能智慧大脑,从无人驾驶的传感器到手术机器人的机械臂,这条代码穿梭于北京代表性的科创成果之中,充分展现出北京这座科创之城在科创自主性和国际话语权中的提升蝶变。
应当说,上述以“可爱”为核心的共情传播,使不同文化主体之间的心理距离被迅速拉近,进而对信息内容产生兴趣、理解,形成高度认同。在此基础上,横亘在异质文化之间的鸿沟更易消解。受传者基于情感的一致性在解码过程中对信息内容形成了某种身份互认和互构,这也是国际传播与跨文化传播追求的终极目标。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城市之“交”、形象之“通”是国际交往、民心相通的重要面向,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其形象不单是一城综合实力的体现,也是国家形象与综合国力的缩影。如何在“国际传播新赛道”境外社交媒体中使用卫星新闻等媒体融合新形式,拓展和扩大社交媒体和“去中心化”传播这个增长点,实现北京城市形象国际传播在新时代的提质增效,值得学界、业界更广泛深入地思考。
(曲茹 作者系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北京对外文化传播研究基地主任,首都对外文化传播研究院院长、教授;孔亮 作者系深圳大学艺术学部戏剧与影视学院助理教授、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博士后、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北京对外文化传播研究基地研究员;光明网记者赵刚、陶媛编辑整理)
关键词:
精心推荐
- 圆通速递发布2022年4月快递业务主要经营数据
- 4月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同比减少1.4% 天津港增速超20%
- 去年京津冀工信部门推进签约570多项高端高新项目
- 京津冀区域协同创新指数增长迅速
- 1至2月河北省工业生产平稳开局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0%
- 浙江绍兴15日0-21时新增41例确诊病例
- 沈阳大气优良天数达近5年来最好水平
- 辽宁实行市级政府集中监管 首站定点冷库加强疫情防控
- 辽宁省25个博士后团队冲刺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
- 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大营镇大营新村调整为中风险地区
- 云南哀牢山4名地质调查人员因公殉职原因查明
- 全国首部涉及“非现场执法”的法规施行 浦东新区打造引领区数字化城市治理样板
- 杭州一封控小区完成第三轮核酸检测 前两轮检测均为阴性
- 集采未中选药品现在怎么样了?这组数据告诉你
-
(四川统战人说统战事)“海归”博士后王暾:专注灾害预警科技创新 打通灾害预警“最后一公里” 中新网成都12月15日电 (起钰婷)“国
-
中新网福建平和12月15日电 (周晓彬 马淑惠)12月15日,福建省平和县人民法院依法宣判蔡某金等10人涉恶犯罪案件。 法院审理查明,20
-
中新网郑州12月15日电 (记者 韩章云)针对近日网友实名举报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太康县支行员工夏某华吃空饷一事,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河南省
-
中新网宿迁12月15日电 (记者 刘林)“房子干净又敞亮,社区漂亮又整洁。”15日,家住江苏宿迁牛角淹社区的袁有亮谈起新家,兴奋的心情
-
中新网通辽12月15日电 (记者 张林虎)15日,记者从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科左后旗公安局获悉,该局打掉一个帮助网络犯罪转账的“跑分团队
X 关闭
X 关闭
产业
-
迎峰度夏 多部门多措并举保障电...
央视网消息:多地持续高温,多省份用电负荷创新高,局部地区电力供需或
-
活佛济公第3部在线播出_活佛济公...
1、现在出了42集,每集约摸40分钟,(还有网上有53集的,每集只有30多
-
一起考教师app怎么换科目 一起...
一起考教师app怎么换科目一起考教师APP换考试目标步骤一览,
-
2400万元天价背后:丸美聘请杨颖...
2400万元天价背后:丸美聘请杨颖代言的得与失,丸美,珀莱雅,护肤品,薇诺
-
6月16日基金净值:鹏华环保产业...
6月16日,鹏华环保产业股票最新单位净值为3 987元,累计净值为3 987元
-
北京惠民文化消费季数智消费市集...
北京日报客户端|记者李洋6月16日傍晚,第十一届北京惠民文化消费季在位
-
怎么辨别自酿葡萄酒是否有毒
关于怎么辨别自酿葡萄酒是否有毒的内容,包含自己酿葡萄酒是否有毒自酿
-
有一种生活态度叫留学(对于有一...
聊聊一篇一种生活态度叫留学,对于有一种生活态度叫留学简单介绍的文章
-
交流电机原理220v_交流电机原理
1、电机启动器,是用于辅助电机启动的设备,使电机启动平稳,对电网的
-
意媒:上次会面切尔西未提及引进...
据《晚邮报》报道,上次会面的过程中,切尔西与国米没有提及奥纳纳的转